News Center

新闻中心

【十周年特稿】张金龙律师和他的事务所

时间:2018/5/21 17:03:01 浏览:2719次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副秘书长  李永君

    

    张金龙律师是我政法大学的师兄。用他的话说,我们是“亲师兄弟”,因为多年前读硕士的时候,我俩先后受业于同一位导师----梁华仁教授。这个缘分埋下了最初交往的由头,然而,我对金龙师兄更多的了解是由于后来工作中的接触与合作。

    金龙兄是一位出色的律师,但似乎又与别的律师不太一样,他又有很多自己的特点。

    他有学者风范。律师工作很折磨人,也很能改变人。我曾短暂地做过一个时期的律师,对此深有体会。不管你读书时期有多么高洁的志愿,诸如匡扶正义、除暴安良一类,一旦从事具体的律师业务,你最常态的目标就是发展自己,最具体的任务就是打赢手头的官司。为此,你就不得不陷入繁琐烦人的人际关系疏通与应酬当中,象牙塔内对法律关系的思考很快让位于红尘中对人际关系的思考,做学问变成了做业务,做业务变成了做公关。久而久之,头脑里再也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。作为法律学者,兼职从事律师业务的不乏其人;但是作为执业律师,仍然钻研学问的却不多哉,做好的更是寥若晨星。就我所知,北京就是一个田文昌老师,河北就算是张金龙了。我常常读到金龙兄写的法学理论文章,思想的火花依旧灿烂,而又增加了泥土的芳香。至于金龙兄与胡云腾、邱兴隆的“三人谈”,融理论与实践于一炉,被誉为当时学术性最高的关于死刑问题的专家论坛。他还经常参加毫无经济效益、甚至自己还要费力费钱的学术研讨会,很多观点发人深省。在他的带动下,他的律师所,也就是以其姓名冠之的张金龙律师事务所,学术氛围颇浓,不但常在所内探讨一些形而上的东西,而且所内律师常常在一些法治论坛上发表高见。在西方国家,有不少名律师同时也是名学者,如大家都知道的法国大革命的旗手罗伯斯庇尔,本职工作是律师,但他留给后世的却是那本著名的《革命法制与审判》。我以为,不做学问,也可把律师业务做的很好,但是永远成为不了高层次、高品位的律师。

    他有专业精神。如今社会自由宽松、丰富多彩,人们也多浮躁不安、跟风逐潮,很难理智、笃定地做一件事情。开公司,哪个行当效益好,比如光伏、地产,就一窝蜂地涉足哪个行当,而不管自己是否精于此道;办大学,哪个专业吃香,比如法律、金融,就争先恐后地设置哪个专业,而不管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实力;拍电影,哪个片子叫好卖座,比如四大名著,就不厌其烦地拍加长版、更新版…… 至于效果怎样,不用细数,要么供过于求、扰乱市场,要么粗制滥造、次品充盈。律师界,似乎也有这种现象,什么案子挣钱,比如经济案件,不管自己是否擅长都去争抢,而对刑事案件则热情不高。甚至有人认为,能打经济官司就是水平高,打刑事官司就是水平低。实际上,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,一个成熟的律师职业,应该有一个专业化很强的执业环境。经济案件也好、刑事案件也好,只是领域不同,各有其道,各有其妙,没有高下之分。就如医院的外科、内科、眼科、骨科,你能说哪个科目高哪个科目低?实际上,律师的鼻祖是刑辩,最能体现律师职业精神的是刑辩,欧美大律师、还有民国时代的名律师大律师都是刑辩律师。金龙兄研究生读的是刑法学,多年来,他没有跟风逐潮,没有见钱眼开,没有迷失方向,而是笃定地、专注地发挥自己专业之长。他代理了很多全省震动、全国有名的大案,也代理了很多牵动几家政法机关、几级审判机关神经的难案。当然更多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案,经过他的努力,被损害的正义得到了弥补,被伤害的心灵得到了抚慰,被搞乱的案子得到了澄清。作为律师,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体现自身价值呢?

    他有古道热肠。金龙兄之为事,急公好义,见义勇为,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豪爽气概;金龙兄之为人,忠厚实在,光明磊落,颇具兄长范儿。他带领的律师所,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几乎每年都要赞助一些公益事业。以下是我搜集到的一些捐款记录:2003年9月,为法律援助及河北省政法系统牺牲、伤残、特困干警捐款1540元;2005年1月24日,为印度洋海啸灾民捐款2000元;2007年4月24日,向河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5000元;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强烈地震发生后,为灾区捐款14750元,党员律师缴纳特殊党费2400元;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,向灾区捐款6370元。此外,他们参加的法律咨询、法律宣传、法律援助就更是无计其数了。就我亲历而言,感受最深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会的成立。法大60周年校庆前一年,校友办的同志找到我说,全国范围内只有五个省没有校友会,其中包括河北。其他几个省,要么校友稀少,要么刚刚建省,可是河北校友最多,离京最近,没有校友会是说不过去的,并有意让我牵头组建校友会。我势单力孤,且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,将此事与金龙师兄、梅师姐商量。二位慨然应诺,并率先每人捐款两万元。在筹建的日子里,特别是成立大会,金龙兄及他的律师所做了大量具体工作,人力、物力、智力、财力一起上,最后大事告成。近千名校友联系上了,包括1952年入校的第一期学长胡开谋律师。二百多名校友代表济济一堂,共赞盛事。前来参会的黄进校长十分感慨,说河北校友会成立最晚,然而质量最高。

    日月如梭,张金龙律师事务所成立十周年了。十年磨一剑,十年不寻常,金龙兄邀我写几句寄语之类的东西。他们做得这么好,我还能有什么寄语呢?我不愿说什么“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”之类的废话,于是拉拉杂杂写了上面这些琐碎的文字,算是对金龙兄和他的律师所的感言和祝愿罢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2013年5月21日

返回

上一篇:【十周年特稿】张金龙律师事务所十年大事记

下一篇:司法部赵大程副部长谈律师执业与公正司法